笔下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下文学 > 四合院:52年逃荒,镇压禽兽 > 第506章 傻柱的小心思

第506章 傻柱的小心思

听了一大妈的话,易中海缓缓摇头:

“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。”

“就算人家家里再困难,要送人也只会把丫头送出去。”

“丫头终究是要嫁人的,领养了也没什么用。”

易中海骨子里同样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。

这一点在电视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他对傻柱百般关照,却对何雨水、小当和槐花这些女孩子从不上心。

沉吟片刻,易中海又忍不住感慨:

“如今东旭不在了,我估摸着秀秀在贾家也待不长。”

“这才二十多岁就守寡,哪是那么容易的事。”

“你说”

易中海犹豫了一下,还是把话说了出来,

“要是给秀秀介绍个上门女婿,或者找个拉帮套的,你觉得这事怎么样?”

“从外面来的人,到了院子里还得看咱们脸色。”

“要是咱们给介绍的,往后在院子里还不得念着咱们的好?”

一大妈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,眉头紧锁:

“老易,这不合适吧!”

她太了解贾张氏的为人了,连忙劝道:

“这种事,光是棒梗他奶奶那一关就过不去。她要是知道了,还不得骂死你?”

“她儿子才刚走,这就忙着给她怀着遗腹子的儿媳妇找男人”

“她要是闹起来,这院子还不得翻了天?”

一大妈觉得,易中海为了找人养老都快魔怔了,连这种主意都想得出来。

易中海微微皱眉,也意识到现在说这些确实不妥。

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。

贾张氏那个人见钱眼开,只要给足好处,她未必不会松口。

不过眼下确实为时过早,还是过些日子再说。

从易中海家出来,黄秀秀长长舒了口气。

她太了解易中海的为人了。

先前还曾利用他这种性格,从他那里要了一百块钱。

她知道现在易中海嘴上答应得痛快,可真遇到事情,未必会真心帮忙。

黄秀秀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转身去了何家。

何家同样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,但气氛与易中海家截然不同。

屋里热闹非凡,满满当当地坐了一大家子:何大清、刘岚、刘岚的母亲、她的小儿子小宝,还有傻柱和何雨水。

大人们已经吃过晚饭,刘岚的母亲正在给小宝喂饭。

见黄秀秀进来,何家人都有些意外,连忙热情招呼。

黄秀秀客气地寒暄了几句,把刚才在易中海家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。

说起来,在这个院子里,何家在轧钢厂的影响力才是最大的。

何家三口人都在轧钢厂上班,而且全在食堂工作。

在这个吃大锅饭的年代,能做一手好大锅菜的厨师最受欢迎。

听黄秀秀说得如此谦逊有礼,何家人自然满口应承。

这本来也不是什么难事。

刘岚爽快地说:

“秀秀,这事包在我身上。”

“谁让咱们是一个院子的呢!明天我排早班,要提前到厂里准备早饭,你到厂里直接找我。”

“中午打饭的时候,你注意排我那队。”

“到时候我给你多打点!”

刘岚这人虽然有些八卦,嘴也有点碎,但心地不坏,是个热心肠的普通妇人。

见黄秀秀主动上门打招呼,她自然十分客气。

更何况,自从嫁给何大清后,院子里不少人看她的眼神都带着异样,对她嫁给何大清颇有微词。

唯独黄秀秀从不计较这些,见了面总是亲切地喊她“婶子”。

这让刘岚对黄秀秀的印象特别好,能帮一把自然要帮一把。

一旁的傻柱听得心潮澎湃。

他一直觉得黄秀秀这人不错。

以前黄秀秀是贾东旭的媳妇时,傻柱虽然会偷偷多看几眼,但从不曾有过非分之想。

可自从贾东旭出事,傻柱再见到黄秀秀,心里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他总忍不住想:这可是个小寡妇,而且还是自己好兄弟的媳妇

每次见到黄秀秀,傻柱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贾东旭刚走那晚,黄秀秀披麻戴孝的模样。

俗话说:要想俏,三分孝。

想到那楚楚动人的画面,再看到眼前的黄秀秀,傻柱只觉得心旌摇曳,难以自持。

见黄秀秀主动上门求助,傻柱忙不迭地说:

“黄姐,你就放心吧!”

“虽说你没在厂里上过班,但也就是那些活儿。”

“有咱们院子这么多人在厂里上班,肯定不会让你受委屈。”

“在厂里要是遇到什么事,你尽管到食堂找我。厂里谁不知道我何雨柱的名号!”

“我现在有自行车,明天去厂里,我骑车带你过去吧!”

黄秀秀微微一愣。没结婚前,她常在市井间走动,见过不少小伙子对她献殷勤。

此刻傻柱这副跃跃欲试的模样,她再熟悉不过。

她点点头,温声道:

“柱子,那就谢谢你了。”

一旁的何大清看着儿子这副被荷尔蒙冲昏头脑的傻样,忍不住皱起了眉头。

他也觉得黄秀秀这人不错,但绝不希望儿子找个带着孩子的寡妇。

更何况,何大清比谁都清楚,贾家的事沾不得,一旦沾上就是一身麻烦。

不过眼下为时尚早,傻柱也没有表露得太明显,何大清不便多说什么,只能在心里暗暗警惕。

他打定主意,一旦发现苗头不对,一定要及时提醒儿子,切莫犯糊涂。

黄秀秀离开后,刘岚的母亲忍不住感叹:

“黄秀秀这丫头,看着和贾家的人还真是不一样。”

“跟她婆婆不像,跟贾东旭也不同。”

“说话做事都挺有分寸的。”

刘岚也附和道:

“可不是嘛!”

“确实不像贾家人。”

“以前贾东旭见到人要么不打招呼,要么直呼其名。”

“可黄秀秀见了人总是‘婶子’、‘大爷’地叫,嘴甜着呢!”

何大清对这一切倒是看得透彻,不以为意地说:

“秀秀是农村来的,在城里也没什么像样的亲戚,一切都要靠自己,嘴巴自然要甜些。”

“要不然,一个姑娘家想在这里站稳脚跟可不容易。”

刘岚听了连连点头。

那些老四九城的人,就算家境一般,遇到事情也能找亲戚朋友帮衬。

可外地来的人就不一样了,若是不懂得人情世故,在四九城根本混不下去。

平时或许看不出来,一旦遇到难处,就只能干着急了。

后院,许大茂和张小英也在议论这件事。

他们都知道贾家得到了顶替贾东旭岗位的机会,正在猜测谁会去厂里上班。

张小英肯定地说:

“那肯定是黄秀秀去上班啊。”

“她年轻,去厂里上班还能吃到厂里的大锅饭,肯定抢着去。”

许大茂却不以为然:

“那可不一定。”

“谁都会这么想,但黄秀秀要是表现得太过积极,那老虔婆正好可以拿这个拿捏她。”

“黄秀秀要是聪明点,就该装出不情愿的样子。”

“这样一来,贾张氏反而要担心黄秀秀是不是想跑路,还得巴结着她。”

“毕竟贾家往后可就指望黄秀秀了。”

“再说贾张氏那个人,好吃懒做惯了,肯定不愿意去厂里上班。”

“卖工位?她更舍不得,那可是铁饭碗。”

“所以啊,只要黄秀秀聪明点,说不定还能反过来拿捏贾张氏。”

张小英听得目瞪口呆,没想到事情还能这样操作。

不得不说,有些人的想法还真是惊人的相似。

第二天清晨,中院的大锅饭已经开始分发了。

不过今天贾家要少打一份饭——黄秀秀早上要去厂里吃早饭。

一大早,黄秀秀就准备去厂里报到。

一般人家第一天去厂里上班,都是上午去办理手续后才开始工作。

但听说厂里提供早饭,贾张氏一大早就催促黄秀秀早点出门,好去厂里吃早饭。

往后,院子里的大锅饭,贾家就能少出一份,省下一个大人的口粮。

这笔账,贾张氏算得门儿清。

中院里,各家各户正在准备早饭。

何家人从屋里出来,看见黄秀秀,傻柱立即满脸堆笑:

“黄姐,都准备好了?”

“今天第一天上班,收拾得挺精神啊!”

“正好我有车,我骑车带你去厂里。”

傻柱这话说得倒是没什么毛病。

因为是第一天上班,黄秀秀特意打扮了一下。

她本就长得标致,不然当初也不会有那么多小伙子围着她转。

这几年嫁给贾东旭,没怎么打扮过,如今稍作修饰,顿时让人眼前一亮。

不过傻柱这家伙说话也不分场合,毕竟黄秀秀是新寡。

以前他还叫“嫂子”,现在直接改口叫“黄姐”,听着总让人觉得别扭。

傻柱这话一出口,不少人看向黄秀秀的眼神都变得有些异样。

刚从屋里出来的贾张氏听到傻柱的话,脸一下子就黑了,觉得这家伙真是个愣头青。

心里对黄秀秀也生出了几分不满。

黄秀秀心里也在嘀咕,但她清楚家里的处境。

虽然顶了贾东旭的岗位,但现在还只是个学徒,一个月只有十八块钱工资,而且还要熬上一年,这日子着实难挨。

有时候还得靠院子里的人帮衬,这就得用些心思。

虽然知道让邻居们看见这样不太妥当,黄秀秀还是温声说道:

“好的,那就麻烦柱子你了。”

傻柱顿时喜笑颜开,牙花子都露出来了,连声说道:

“没事没事,应该的。”

“都是一个大院的邻居,互相帮衬是应该的。”

话虽如此,但看着傻柱那副神情,院子里谁不知道他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。

两人说着,一起朝院门口走去。

身后的贾张氏脸色十分难看。

但这才是第一天,黄秀秀刚要去上班,贾张氏虽然心里不痛快,也不好现在就跟她理论,只能气呼呼地回屋去了。

隔壁屋的易中海看到刚才那一幕,眼睛不由得一亮,心里顿时有了主意。

他觉得这个局面倒是挺有意思。

傻柱是他看着长大的,易中海最了解这孩子的性格。

要不是当初和老贾交情好,加上老贾走得早,贾张氏把贾东旭托付给他,其实傻柱也是个不错的养老人选。

虽然傻柱上面还有父亲,但这孩子心眼好,只要真心对他好,他一定会记恩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