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下文学 > 同我仰春 > 第四章 开封冰排三

第四章 开封冰排三

胡太医匆忙出宫,到了槐花胡同,裴世宪正在读书,准备明年的春闱。看到胡太医前来,很是惊讶。

“裴公子,邓公公让我来传话,十万火急。”

“胡太医坐下慢慢说。”

胡太医并不坐,因为邓修翼的情况很糟糕,他知道如果消息不能立刻让裴世宪知道,邓修翼会更糟糕。“黄河决堤,冰排灌城,开封北城墙破。”

仅此一句,裴世宪便知道为什么是十万火急了。

“邓公公请您无论如何赶赴开封。朝廷派了沉佑臣沉大人和卫定方卫伯爷前去。邓公公已经拜托卫伯爷,但是他仍不放心小姐。请裴公子速去永昌伯府求援,快马加鞭赶赴开封。”

“我马上去永昌伯府。”

“谢裴公子。”

“辅卿兄如何?”

“吐血三升,情况危急。”

胡太医告辞而去,裴世宪赶紧备车去了永昌伯府。

卫定方正在整装,看到裴世宪来很惊讶。

“则序如何会来?”

“听闻开封消息,便来央求伯爷。”

卫定方的目光在裴世宪的脸上转了几下,问:“你要前往?你可知道有多危险?”

“裴家与三小姐有合作,小侄不能不去。”

卫定方又沉默了一会,道:“大军三日后开拔。”

“来不及了!消息传来已经过了六日,三日后开拔则过了九日,待大军以最快行军,抵达开封,则是十五日之后,离开灾情发生已经二十四日之后。徜若再有延宕,则在一月以上。三小姐如遇到险境,已是救无可救了。”

“那你待如何?”

“求伯爷拨二十骑校尉,今日轻装出发,沿途驿站更换马匹,允我同行。”

“按八百里急行,沿途驿站补给,非我能力所及。”

卫定方的话把裴世宪逼到了绝地,他不得不说出了真话,“伯爷,我的消息是邓修翼从宫中传出来的。八百里急行事,他定当有筹谋,内阁必然全力支持。二十骑若过多,伯爷拨我四骑即可。”

这时卫定方才释然,缓缓点头道:“我当前去内阁筹谋,则序稍待。”

……

在胡太医去槐花胡同时,邓修翼强撑起来。在小全子搀扶下,去了内阁找袁罡和沉佑臣。

皇帝的指派显然对严泰及潘家年,在这个事情的问题上,当已存不信任。严泰自然就回避参与了开封救灾的事情,全权交给了袁罡处理。

邓修翼对袁罡道:“袁大人,兵贵神速。若潘家年在绍绪四年修堤事中,确有手脚,按常规行进,待沉大人到开封时,则在一月之后,一切证据皆可销毁。当先派小队,极速前去,固定证据。”

袁罡看着邓修翼惨白的脸,对比半个时辰前大朝会上,竟似一命十去其七,不由奇怪他到底发生了什么。但是邓修翼的话,他确实听了进去,便问沉佑臣:“沉大人看,如何?”

沉佑臣正处在从工部左侍郎升工部尚书的过程中,自然需要这个政绩。工部尚书钟怀民告病多日,时时不能视事,尚书之位沉佑臣志在必得。于是沉佑臣道:“邓掌印所言极事。只是这快马加鞭,非我等文臣能及。如永昌伯能先行派队弹压,则事必成。”

邓修翼一听便知道,这个事要成了。于是道:“不如袁次辅先拟折子,若永昌伯前来,则可省时间。若永昌伯不来,我们亦可换人选前往。”

袁罡听罢,点了点头,于是和沉佑臣商议这个折子怎么写。

两人商议完毕,开始动手,写到一半时,卫定方来了。

卫定方看到邓修翼也在,便知道裴世宪所言不虚,开门见山讲了意图,两边一拍即合,联合具名。邓修翼带着这个折子,就回了御书房。

皇帝看到邓修翼脸色煞白地来了,奇怪地问:“邓修翼,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?”

“谢陛下关怀,前几日忙选秀事,未能按时进食,年前旧疾今日复发。”

皇帝想起那年他杖责邓修翼时,杜明要往死里打,邓修翼吐了好几口血的事情,便没有多问什么,转移了话题。“这是什么折子,要你送来?”

“内阁、沉大人和永昌伯具名折,此次开封事大,永昌伯拟先行派一队前去传令弹压。固请陛下准用八百里。”

皇帝一听开封的事,就头疼,便道:“准!速去!”

于是,邓修翼跪下,用朱笔批红,然后告退了。

未时二刻,永昌伯世子卫靖远和裴世宪便带着二十骑校尉,从京城出发赶赴开封。

……

却说初六日夜李云苏跟着百姓出了城,走了半个多时辰,队伍越走越慢,李云苏心里着急。就在她茫然四顾时,马骉等人汇拢而来,此时他们离开开封城才两里地。

李云苏看到马骉来了,非常高兴,便对马骉说:“骉叔,你快赶到前头去,告诉百姓要快走。开封城离开繁塔十里多地。步行而去要近一个时辰。我刚才已经遇到董伯醇了,北城墙已经顶不住了。若百姓还不赶快走,则会死在这个路上。”

同时,李云苏对马骏说:“马骏,我命令你即刻返城,去保护董伯醇。他是一个好官,不应该死在开封。”马骏得令而去。

李云苏和李义便下了马来,马骉这边立刻指挥剩下四个暗卫,骑着四匹马从两边的农地上飞驰,往队伍前方赶。他们边疾驰,边喊:“别停!”“快跑!”“洪水来了!”而马骉自己却再也不肯离开李云苏半步。

因为暗卫们一路的指挥和驱赶,百姓的队伍明显快了起来,不再是走着去繁塔,而是尽可能跑起来。体力好的,跑得快。老幼妇孺,则慢一点。等暗卫们回来,李云苏再让暗卫们骑马将实在走不动的老幼,带在马上送一程。

李云苏问李义:“义伯,这般出城,能有多少百姓?”

李义估算了一下道:“大约三万多吧。”

李云苏急的直跺脚,“怎么才这么点人?”

“小姐,可能有的百姓从东、西两门走了。城墙上大约也有个约十万人,另外可能去了城里的高处。”

“黄河冰排,不会只冲开封北门来,不知东西两门的百姓如何?刚才我们在北城,看到应该是开封城西北方向的黄河大堤决口了。冰排应该会从西北方向撞上开封城。西门出去的百姓更危险。西门外是古汴河古道,地势凹下三尺,此外便全是旷野。”

“小姐,顾不上了。这便和打仗一样,不能全所有人。”

李云苏点了点头,能救一人便救一人吧。正在他们说着,开封城的南门关上了。李云苏回头望去,猜想马骏可能已经进了城。李云苏知道定然是董伯醇下令关了南城城门。而南城城门的关,便意味着,北城墙正在垮塌的边缘了。

“快跑,北城墙塌了,洪水要来了!”李云苏带头叫了起来。这时李义和马骉都意识到南城门关意味着什么了。

百姓的步伐明显又快了起来。

大约又过了一盏茶,李云苏便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,李云苏回头望向开封城,她仿佛听到了南城墙上一片尖叫和哀哭,冰排至少突破了开封城北城墙,扫过了至少半个城。

马骉一把把李云苏背上了背,道:“小姐,得罪了!”然后背着李云苏就开始跑,李义也赶紧跟上。

在马骉跑了一盏茶的时候,又一声巨大的声响,砸向了南城城门。

“骉叔,冰排来了,已经到了南城墙了。采蘼她们会如何?”

“李仁……安排了……”马骉边跑边喘气。

李云苏知道自己不该问问题。

又跑了一盏茶,李云苏已经隐隐可以看到繁塔上的火把了,想来离开繁塔可能只有五里地远了,马骉跑步的速度明显比之前要慢了。但是李云苏已经超越了很多百姓,李云苏回头望去,身后基本都是老幼了。

而就在李云苏回头看时,她看到了西面地平线地面线突然抬高,象一面移动的冰墙,从西面向南、向东横扫旷野而来的黄河水和零星的冰排,果然,冰排并不会只冲着开封城的北面而来。当它决堤时,它便会横扫旷野。此时,应该是古汴河河道已经失效,所以黄河的冰排可以突破河道,从西横扫而来。

此时,如果她放手,马骉则没有了负重。而按照马骉的能力,摆脱了自己这个负担后,应该能抓到可以让自己浮沉的东西,可以活下来。

而如果自己不放手,马骉根本不会放弃她,而自己会活活把他拖死。

李云苏一想到自己此生还没未满十八岁,她决定赌一把。她放开了原来紧紧抱着马骉的手……

李云苏想到了自己的父亲,在二月初一晚,对着她说:“苏苏,一定要活下去。”

她还想到了邓修翼,一直那么温柔笑着对她说:“苏苏,你要好好的。”

李云苏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冰窟之中,而自己正仰面望着满天星光的夜空。她手里紧紧攥着的,便是邓修翼送给她的第一支梅花簪。

“邓修翼,我赌了一把。不知道能不能活!如果我死了,你一定要好好地。不要受伤,不要惩罚自己。你要为我,好好活下去。”李云苏想着。

一个巨大的冰水浪头向她打来,带着她向着东南奔涌而去。

她本能地摒住了呼吸,便如那年在西苑的池塘里面,小太监死死压着她的头,不让她顶起来。她就坚持着,摒住了呼吸,直到下一次的机会。

而此刻,她的机会在哪里呢?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